2025年8月24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402cc永利与安徽大学共同协办,安徽锐德图书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题研讨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推动全省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报工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15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会,包括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共商工程教育认证与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研讨会由罗永龙院长主持开幕式,会议邀请了4位在工程教育认证领域具有深厚经验的权威专家和1位企业代表作专题报告,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专业、实用的认证指导。
吉林大学黄岚教授以《工程专业认证申请材料的组织与撰写》为题,系统阐述了2025版《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的最新变化与核心要求。她针对当前各专业在申请材料撰写中常见的逻辑不清晰、数据不规范、举证不完整等问题,提出“目标—达成—改进”闭环式撰写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和模板示范,助力高校提升材料的自洽性与说服力。

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在《内部评价机制的制定与实施》报告中指出,机制建设是专业建设与质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与审核评估的关键。他从机制内涵、核心要素与内在逻辑入手,系统分享了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经验与实践案例,为各专业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合肥云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云作《破解"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孤岛困境"》专题报告,创新性提出"新质五方联合体"模式(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学生),通过展示该公司与多所高校合作的"嵌入式培养"项目成果,为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提供了产业视角的解读。

研究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胡学钢教授在《专业认证对培养方案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报告中强调,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广、任务艰巨。他提出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学院须将任务分解至人、课与教学环节,专业层面需选拔骨干组建核心团队,并呼吁参与者强化责任意识、深化对认证标准的理解。

合肥工业大学王浩教授以《工程教育认证各阶段的工作要点》为题,系统梳理了认证全流程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结合评审经验,详细阐释从准备、提交、专家进校到持续改进各阶段的实施策略,为高校高效推进认证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会议还设置了申请材料现场指导环节。10位来自省内外的认证专家组成四个小组,对参会院校提交的申请书、课程大纲、达成度分析报告等材料开展“一对一”审阅与指导,精准指出逻辑漏洞、数据缺陷与表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许多专业负责人表示,此类面对面交流极具实效,对提升申报材料质量帮助显著。

在自由论坛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工程教育认证中的热点与难点展开深入交流,各高校分享了在培养方案制订、目标修订、制度文件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以及自评报告撰写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位来自山东潍坊的教师表示:“本次研讨会内容扎实、组织专业,是我参加过最具针对性、实用价值的认证会议。专家们的分享前沿、深刻,令人受益匪浅。”通过研讨,与会人员进一步凝聚共识、厘清方法,为后续认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是我省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系统支持,也有效助推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将积极促进我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